蘇州計量測試院副院長,院技術負責人。2005年進入單位工作至今,在十多年的計量檢測和管理工作中,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從基層檢測工程師逐漸成長為院領導。他帶領團隊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聚焦行政技術支撐、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建立了能源低碳計量檢測系列服務平臺,開創了省內能源資源計量檢測一站式技術服務先河,為全省經濟社會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實現低碳、循環、綠色發展,做好計量技術保障。2009年8月,李長武在滬蘇浙“長三角地區”檢定技術能力比武中代表江蘇隊獲得煤氣表檢定項目第二名,成為計量領域的技術明星。優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他數年如一日在一線檢測工作中堅持勤學善思。
計量檢測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基礎,對加強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和社會公共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中,李長武用心做好每一項檢測工作,保證檢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工作之余,他喜歡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先后在《中國測試》、《計量技術》等專業期刊上發布學術論文20多篇。無數個夜晚和周末時間,他堅守在實驗室查閱資料,對問題進行試驗—分析—總結。多年的堅持使得他逐漸成為該領域的一名年輕的技術專家。近幾年,他先后被選聘為中國節能協會能源計量專業委員會委員、《工業計量》編委會委員、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計劃科技評審專家和質量專家,2016年被省質監局確定為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352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018年入選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計量檢測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李長武帶領團隊刻苦鉆研、積極探索,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建設了一批計量檢測新項目,在推動單位技術實力不斷提升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近幾年,李長武作為蘇州地區流量和能源計量檢測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先后主持完成了“液體流量儀表在線實流檢定(校準)方法研究”等6項省/市級科技項目,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典型高耗能工業設備節能NQI技術集成及應用示范”項目1項,牽頭起草了江蘇省《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計量管理要求和檢查評價規范》等2部地方標準/規范,受邀參加了國家標準《蒸汽熱量計算方法》、《蒸汽加熱設備節能監測方法》的制修訂工作。同時,獲得“泵類能效在線檢測評估方法及系統”等發明專利授權2項、“基于無線連接的液體流量計現場自動校準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用能單位能源計量數據在線采集系統”等軟件著作權3項。2016年主持的科技項目“泵類能效在線檢測和評估系統研發”獲得江蘇質監局技術成果獎三等獎。
為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要求,2009年起,李長武牽頭組建了能源計量中心,積極為蘇州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提供能效檢測和評價、節能檢查、能源計量審查、能效對標和能平衡測試(水、電)等技術服務。
十年來,他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蘇州市能源計量檢測與能效評估公共服務平臺和蘇州市低碳計量與信息化技術服務平臺籌建工作,建立了20余項(100多個參數)的能源資源計量檢測/檢查項目,實現了能源資源計量檢測從無到有的突破和業務平臺從有到優的跨越,并在全國技術機構中率先建起了能源資源計量一站式服務平臺。他帶領團隊創新工作方法,以標準引領,依托信息化技術支撐,構建了蘇州地區公共機構能源資源計量管理新模式,成功入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2018年全國重點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項目”,開啟了蘇州市能源資源計量工作的嶄新時代。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李長武帶領技術團隊立足地方產業發展布局,未雨綢繆,踏上“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自2017年負責全院的技術和信息化分管工作以來,李長武就一直重視單位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打造,他帶領分管部門經過多次調研論證,編制了《蘇州市計量測試院信息化建設三年發展規劃(2018-2020)》,開啟了全院有規劃的信息化建設新階段。聚焦服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他積極推進全院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建設,帶領團隊先后完成了國家平板顯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蘇州)、江蘇省冷鏈物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驗收,獲批籌建江蘇省納米材料及微納加工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同時建成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計量技術機構。
市場監管系統基層檢測工作是平凡的,但李長武同志在平凡的計量工作崗位上,用過硬的專業技術、嚴謹的科研態度、求真務實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踐行著基層技術工作者的使命,在奉獻中實現價值,譜寫著瑰麗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