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戰士勇往直前,極端天氣出色完成任務
2023年12月中旬,一場強降雪席卷了北方大地,按照工作計劃國控水站手工采測任務正在同期開展。面對極端天氣,承擔國家地表水監測斷面采樣任務的雪迪龍承德辦事處的戰士們紛紛請戰說:保證完成任務!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工作后,采樣小組成員按計劃前往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執行采測任務。經過 9 個小時的長途駕駛,雪迪龍戰士到達了此次采樣任務最北部的奴乃廟水文站斷面,斷面已被積雪覆蓋、冰層厚度接近1米,當地白天氣溫已經下降至零下 18度,寒風早已吹透了羽絨服。盡管大雪封路、低溫冰凍、破冰采樣困難、路況復雜影響人員出行安全……雪迪龍戰士們經過精心準備,憑借著扎實過硬的監測技術和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完成了低溫冰雪天氣下的采樣監測任務。
采樣老江湖,這樣做監測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中國環境”也對這場極端天氣下的監測任務進行了報道。
大雪封路、采水管路凍裂、破冰采樣困難、路況影響人員出行安全……這些都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運管中心一線運維人員在低溫冰凍天氣面臨的巨大挑戰。在這冰雪世界中,奴乃廟水站的工作人員正在破冰采樣,不停地揮舞著冰釬鑿冰,他們已被肆虐的風雪裝點成了“雪人”。嘴里哈出的熱氣瞬間凝結在了眉毛上,臉上掛冰,手僵硬得沒了知覺就搓搓再干,腳凍麻了,跺跺腳繼續。奮戰一個多小時,終于鑿穿幾十厘米厚的冰面,水一下從冰窟窿下涌上來……在冰上采樣,除了注意安全防護外,很多工作要提前準備好。采樣技術要求不同于正常情景,需要采樣人員對技術細節的把控“爛熟于心”,如準確判斷破冰點上涌水的代表性與感官指標是否符合要求,操作的節奏與規范性控制等。如不具備迅速轉移至室內或車上進行樣品分裝的條件,極寒環境下采樣操作的“挑戰性”會大大增加,原本嫻熟的操作有可能“變形”,如果不夠準、不夠快、不夠規范,部分指標采樣環節中的固定劑或水樣會迅速凍結,難以有效混合,從而導致采樣失敗。
零下18度,內蒙古錫林郭勒
眼前,這兩位雪迪龍戰士已經是冰上采樣的“老把式”,經驗非常老道,采樣工作快而不亂、井然有序、操作規范?;氐奖O測車上,他們的手指已經僵硬麻木,別別扭扭地脫下鞋子,急忙把腳放到熱水袋上,來回反復搓著腳背……“無論面臨什么困難,我們都要克服,把工作完成好,監測數據就能更全面、準確。”他們堅定地說。
南北東西去,茫茫萬古塵。關河無盡處,風雪有行人。面對各種突發的情況,無數雪迪龍的戰士頂風冒雪,奮勇直前,只為共同的使命 : 致力生態技術、守護綠色家園。
部分內容節選自《【零下18度】冰镩、破冰鉆,采樣“老江湖”如何做監測?》——中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