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機器人頭部企業優傲機器人(Universal Robots,以下簡稱為UR)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十多年了,服務過的中國企業數不勝數,以下簡單解析三個深度合作的案例,以供大家參考。
一、廣州里工--看護質檢協作機器人方案
公司簡介:
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里工)成立于1985年,是研發并制造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包括協作機器人無人值守系統、無人駕駛自主移動機器人以及邊緣計算等設備公司。
發展挑戰:
隨著客戶訂單量不斷增加,每天不同工件的切換變化越加頻繁;類似上下料等一些重復且枯燥的工作,會導致員工重復性勞損,且容易出現人為失誤;這些都是使用工業機器人前遇到的發展挑戰。廣州里工一直在尋求自動化解決方案,以提高質量、一致性和生產速度,進而擴大生產能力。
解決方案:
根據客戶的需求和難點,UR機器人(www.universal-robots.cn)中國公司迅速成立專項團隊,實地深入考察。為廣州里工設計一套基于協作機器人的方案,將協作機器人集成到一個智能上下料平臺——CoSi高斯無人值守協作機器人(以下簡稱:高斯),無需繁瑣編程即可以自動加載物料到設備上,從而實現多品類、小批量、柔性化的離散型生產。這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效率及良品率也有所提高,還全面提升了工位的安全性,達到了解放人手,降本提效的效果。
圖源UR機器人官網--CoSi高斯無人值守協作機器人
二、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物料搬運復合機器人解決方案
中德院簡介: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是由南京揚子國資集團、省市產業投資基金和產業資本聯合成立的應用型研究機構。2016年6月,在中德雙方總理的見證下,由南京市政府與德國工業4.0的核心應用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IPK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旨在給企業做智能化的設計改造方案,提供智能制造的培訓和落地案。
發展挑戰:
在做工業4.0智能生產落地設計的過程中,中德院碰到了不少的問題和挑戰,物料搬運是個很大的挑戰,且物料搬運機器人的使用和布局,如個性化的定制、編程、靈活的設備部署、有限的空間、人與機器的交互與協作等都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因此,UR和MiR聯手打造的復合機器人進入中德院的視野。
解決方案:
UR和MiR組成的復合機器人,依賴多重傳感器安全系統并通過規劃算法主動預測、識別路況,及時避障,從而實時微調行駛路線,完成各個工站的上下料和物料轉移工作。優傲復合型協作機器人的高安全性為創造安全的展示和培訓流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中德院培訓中心,UR機械臂與MiR100機器人緊密協作,流暢地完成每個站點的裝卸工作和物料運輸。高度靈活,不受地點和工作空間的限制,可提高適應性和效率。復合協作機器人協同安全操作,可以在動態環境中與工人順利配合工作。
圖源UR機器人官網--復合機器人
三、北汽李爾--螺絲擰緊協作機器人解決方案
公司簡介:
北京北汽李爾汽車系統有限公司(下簡稱北汽李爾)是由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李爾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主要經營范圍是設計、生產汽車座椅系統。
發展挑戰:
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急速發展,北汽李爾的生產力近年一直處于擴產上升的趨勢。平均來說,北汽李爾每天生產1,500套座椅(一套包括正副駕駛兩個座椅),每天完成6,000個螺釘擰緊。在部署自動化方案時,生產中的長時間延遲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工人和新設備之間的適應時間需要縮短。
因此,北汽李爾迫切需要引入高效靈活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UR機器人剛好在2017年10月7日推出首臺用于螺絲擰緊的 UR10 協作機器人,可以完美解決李爾公司所遇到的難題。
目前已在中國部署了38臺UR協作機器人,主要用于汽車座椅螺絲擰緊,電氣檢查,零件拾取與放置以及其他過程。
圖源UR機器人官網--螺絲擰緊協作機器人
以上簡析三個不同行業的案例以供大家參考,如需了解UR機器人在其他更多行業的解決方案,請到UR機器人官網(www.universal-robots.cn)查看。